第(3/3)页 于是上门求教的,不服来打脸的,还有对神仙师父好奇的,纷至沓来。 这些都影响了医署的正常运作。 中午吃饭时,先生们坐到一起,商量医署目前面临的问题。 最近这几日上门看诊的,家境富裕的人明显多起来。 医署的药价格便宜,其主要目的是吸引看不起病的老百姓过来。当初朝廷建立医署的目的不是盈利,主要还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医者。 为了避免和当地民间药堂争利,才制定了一系列措施。 但现在冲顾玖名气来的人越来越多,人一多,学生们难免着急,诊断时就失了细致,对他们的进步不利。 名人效应是巨大的,只要医署有顾玖坐诊的,那些冲顾玖名声来的富贵人家只会越来越多。 他们同样也享受医署低廉的药价。医署每年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的药材是有限的,这样下去,富人们就抢夺了百姓的资源。 还有不时上门的大夫们,一个两个都要抽空来应付,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署的正常运作。 陈医令道:“九娘当初虽然来医署是学习的,但医术已经在我们之上,学生们也改口称先生,不如今后就在医署教导学生医术,我会上书太医署,给九娘一个正式的博士身份。” “九娘不出诊,那些富贵人家就不会再来,也有时间应对上门的同行,医署也能回归正常。” 刘先生十分赞同,“小九娘的医术的确可以做孩子们的先生,直接来做先生完全可以胜任。只不过,我认为这件事不着急,再等等,等青霉素治疗好的病人再多些,病例收集的足够多才更有说服力,届时再把九娘的功绩报上去。” “九娘做出救命的新药,以及能做手术把肠子坏死的人救活这件事,对于军中来说,意义更大。相信以刺史大人的精明,肯定也在密切关注着,只要有更多的患者被救活,刺史大人必定会上报朝廷,到时候,医署和地方官员一起举荐,九娘被破格录用的机会更大。” 邓先生点头道:“有道理,我没意见,能和九娘共事十分荣幸。” 三人齐齐去看顾玖。 顾玖却摇摇头,她这几日也想了很多。 “我不同意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