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顾玖道:“大哥,要不就跟村民说宣州那边的气候适合养猴头菇?” 猴头菇她是真的打算培育,不光是因为能赚钱,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。能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,延缓衰老,还能调节血脂,有利于血液循环,是老年人的绝佳滋补食材。 谢大郎眼一亮,“对呀,就说这边没有谋生门路,咱们去宣州养猴头菇。” 又小心问顾玖:“猴头菇能养的吧?” 顾玖肯定的点点头。 谢大郎就放心了,村民们尝过了顾玖带给他们的甜头,应该会十分高兴去宣州。 “但是,没有路引怎么办?到地方能不能落户?”谢大郎担心到了地方,村民们落不了户,就还是流民。 徐总镖头道:“路引不用担心,泾州我常来,跟县衙的主簿打过交道,路引好说。至于在宣州落户的问题,咱们先去,只要有路引,进的城去,找找关系,还是能办成的。就算不落户也没关系,几年后等清河土地恢复,能种田了,咱们想回去也行。” 增加人口也是一地官员的政绩之一,只要不是无家可归,需要官府赈济才能活下去的流民,各地还是愿意收留移民的,想来宣州刺史也乐意他们落户。 路引和户籍只要不是问题,谢大郎就放心了,站起来道:“我这就去找找村民们,跟他们说说,时间不早了,得赶紧去找房子。” “行,那大哥你去吧。”谢湛道。 谢大郎走到门外,村民们都在树荫下焦急的等着。 看到谢大郎出来,都围上来,“村长,咋的了,能不能去找房子了?咱们得赶紧去找房子了,不好太打搅人家镖局,人家还要做生意呢。” 谢大郎双手往下压压,示意大家停下来,“刚才我们在里面商量了一下,九娘觉得宣州那块,气候适合种植猴头菇,我们一致决定去宣州落户。不知道大家怎么看,是留在泾州,还是跟这我们一起去宣州。” “去宣州?不在泾州落户了?” “宣州很远吧?又要赶路了?” “泾州这地方不能种猴头菇吗?” 第(3/3)页